众所周知,雨天出行得穿雨鞋,尤其是在农村,雨鞋或雨靴常会用到。现在式样更多了,长筒的、短筒的,还有皮鞋样的雨鞋,更有冬季穿的棉雨鞋。但听父辈人讲,新中国成立前农村人别说穿雨鞋,连见都没见过,雨天赤脚是常有的事。我的童年也有过雨天赤脚上学的经历。
上世纪 70年代我家修理房子清理旧物时,我无意中看到一个低矮的小凳子,仔细瞧瞧有十厘米宽,二十多厘米长,高约十厘米左右,被烟熏得漆黑。这凳子怎么坐人?我感到很好奇。伯父告诉我,它叫泥屐子,用绳子绑在布鞋上,下雨天出行用,而不是坐人的……
泥屐子的历史久远,无从考究,我家发现的泥屐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有之,爷爷曾穿过一段时间,那时泥屐是家家必备的。在那个年代,农村经济基础相当薄弱,劳作一年能勉强填饱肚子就不错了,吃菜自己种,穿衣是自己纺线织布,鞋子是用烂布片粘在一起做的。布鞋做起来费工费时,得一针一线纳鞋底,家庭主妇纺线织布纳鞋底常熬眼至深夜,做一双鞋少则十天,多则半月以上,殊为不易,虽是布鞋,却也珍贵。但布鞋在雨雪天容易被浸湿损坏,男人们爱惜自己的鞋子,也深知女人做鞋的辛苦,他们从高跷秧歌中受到启发,便制作了一对对小巧玲珑、稍大于鞋子的小凳子,用绳子绑在鞋上,雨天行走既不湿鞋子,四条腿儿也稳当。这种雨天踩泥泞、雪天不湿鞋的小凳子,劳动人民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“泥屐子”。
有了泥屐子,农民在雨天踏泥泞蹚水还防滑,照样下地干活;冬天踩雪地鞋不湿脚不冻,依然外出忙活。男人们穿上它更能有效地保护鞋子,既让自己的脚不受罪,又尊重妻子日夜忙碌的劳动成果。小小泥屐子,是人们在物资缺乏时代的创造,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,正是:
小小泥屐脚上拴,
雨中出行不怨天。
风雨路上立足稳,
劳动智慧为人先。
如今,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,泥屐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,被各式各样的雨鞋所替代。老年人已将其逐渐淡忘,现在的年轻人对它更是一无所知,而我只见过一次,也试穿过一次,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印象。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,泥屐也打上了特殊的历史烙印,印证着过去人们生活的不易。